
福建省装机规模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福建分公司供图

航拍鄂尔多斯市多能互补能源有限公司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 本报通讯员 杨爽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 雷海超 通讯员 李春兰)近日,福建省最北端的浦城县群山中,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福建省目前装机规模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三峡福建圣农浦城首期5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以下简称“三峡圣农浦城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三峡圣农浦城项目是福建近年来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该项目利用圣农集团在浦城县的13座养鸡场建设13个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总装机容量56.1兆瓦,年均发电量约5868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7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4.89万吨。
“该项目促进分布式光伏和现代养殖产业协同发展,在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的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施工技术创新是三峡圣农浦城项目的一大亮点,项目利用现有养鸡场屋顶,施工区域在两个鸡舍相距的4—6米范围内,这对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项目团队深入建筑行业调研,通过模块化组装和滑移法施工技术相结合,成功攻克狭小空间高效施工难题,为同类屋顶光伏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经验。
通过有效利用养殖场屋顶开发绿色能源,不占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是该项目的又一特色亮点。三峡圣农浦城项目不仅为养殖场提供绿色能源,而且能够为鸡舍提供遮阴,在夏季时降低鸡舍温度近5摄氏度,进一步降低养鸡场能源消耗,同时对养鸡场屋顶提供保护,延长屋顶寿命,降低维修更换成本。
该项目的成功并网,为福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乡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作出了贡献,也为后续规模化开发屋顶分布式光伏资源、拓展多种形式的“光伏+”综合应用提供了实践样本。
本报讯(特约记者 徐强 通讯员 张博文 杨爽)5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离网型风电项目——三峡集团所属鄂尔多斯市多能互补能源有限公司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安装48台单机容量为6.25兆瓦的风电机组,配套建设4.5万千瓦×4小时新型储能系统,构建“风储协同”智慧能源模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8.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1万吨。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离网型风电项目,该项目采用“绿电+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所发电力通过220千伏架空线接入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变电站,直接为开发区内企业提供绿电供给。
“开发区内集聚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下属多家企业。项目并网发电将助力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降本减碳的目标。”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电力事业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韩俊峰说。
据介绍,通过“源网荷储”协同调控技术,该项目能够实现100%的绿电消纳,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助推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