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王璐
川滇交界,金沙江自干热河谷由南向北蜿蜒而过。这是白鹤滩,是康永林工作了8年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二个家。
2021年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康永林时任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机电项目部主任,是这16台机组安装调试的“把关”人。
作为世界水电机组的“明珠”,白鹤滩水电站单台机组高度50米,重达8000多吨,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
百万千瓦机组,百万个设备零件,涉及成百上千道设计、制造、安装流程,其中即使一个螺栓孔、一根定位筋有毫米级的误差,都会对机组安全带来巨大影响。
康永林团队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散装”部件精准拼成一个庞然大物,每一个部件的细微调整,都要经历漫长且复杂的设计和无数次试验过程。
“性子马虎的人可胜任不了机电工程的岗位。”康永林笑着说。有一次,为解决定子机座振动偏大的问题,项目团队从水力、机械、电气等因素分析,对转子叠片工艺、磁极重量、发电机气隙等成百上千个数据进行详尽分析,才找到“个别相邻磁极间隙分布有微小偏差”这个原因。
为了确保百万千瓦机组达到精品标准,团队成员都习惯了“较真”,对每一个参数指标“锱铢必较”,以最高标准、最优工艺、最严管控,来确保制造“零缺陷”。
最终,白鹤滩水电站机组运行摆度值均在0.05毫米左右,大约就是成人头发尖部的宽度。
自首批机组投产发电1300多天以来,白鹤滩水电站设备设施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各项参数指标正常。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生产一线当作课堂,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工程师思维和能力。”康永林说。
如果说建设期间的“较真”为这份安全且高效的“成绩单”打下了基础,那么三年来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则来自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白鹤滩电厂慎终如始的实时“作答”。
早在建设期间,在三峡集团“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理念下,白鹤滩电厂团队和机电项目部紧密配合,提前参与到机组设计、选型、制造、验收、安装等环节中,大家有问题一起商量、有难题一起解决,产生了“1+1>2”的效果。
保障大型工程在运行中的全方位、多层次安全,也需要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应用。
今年4月24日,随着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生产数据上送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电站已全部部署完毕,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工业大脑”基本建成。该平台可系统科学开展设备诊断分析工作,提升电站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作为水电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和运维需要很大“从零开始”的勇气。康永林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会遇到很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科技工作者要勇攀科技新高峰。遇到困难,就要直面困难,敢于斗争,只要肯琢磨钻研,最后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康永林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国产化中,产品质量、生命周期都需要有平台去检验,有舞台去展示。扛牢使命担当,三峡人要有直面一个又一个“从零开始”的勇气,攀过一个又一个高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