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认识更好的大坝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9日
“大坝安全需要多方持续投入”

▲ 西班牙大坝委员会主席卡洛斯·尼诺特 本报特约记者 黎明摄

卡洛斯·尼诺特专注于大坝设计和大坝安全,拥有23年的工作经验。他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如葡萄牙阿尔托塔梅加大坝、西班牙卡斯特罗维多大坝以及巴拿马巴罗布兰科大坝。

“面向未来,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新建大坝,更要重视现有大坝的安全加固与维护。这要求我们必须提供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持续支撑。”9月24日,在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2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大坝安全国际研讨会上,西班牙大坝委员会主席卡洛斯·尼诺特以《西班牙大坝工程建设》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表示,人类建设各类大坝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坝的生态效益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安全性也必须得到重视。

西班牙境内共修建了2400座大坝,其中有375座属于国家所有。这些大坝的总库容达到6亿立方米,可满足全国大约80%的用水需求。通过水库大坝工程的建设,西班牙将自然水资源利用率从10%提高到了40%。卡洛斯·尼诺特介绍道,水库大坝每年所产生的效益,大约是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的3%。

在大坝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当下,保持良好的大坝状态需要进行哪些工作?政策规范应该如何发力?卡洛斯·尼诺特认为,大坝工程要统筹考虑水、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等因素。他以西班牙政府发布的《2023年水库安全改进行动》为例,分享了政府在大坝潜在风险判断、协作和实施、技术规则设计、施工和调试等方面的规划。

提及未来清洁能源规划,卡洛斯·尼诺特谈到,已建大坝的安全也将得到重视,相关领域包括修复和加固、安全研究、培训、投资以及治理。

“经验交流是应对大坝安全问题挑战的第一步。与其他土木工程师不同的是,大坝安全工程师经常不得不在突发背景下工作并做出决定。在这种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经验交流对于我们充分了解大坝的性能至关重要。”卡洛斯·尼诺特说。

在大会报告后,《中国三峡工程报》特约记者对卡洛斯·尼诺特进行了专访。以下为专访内容。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坝相比,西班牙大坝有何特点?

答: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建设大坝。但我们建坝高峰期是在2000年以后。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很多新技术。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工程师们早在1670年左右就开始建造大坝。由于时间较早,那时的新技术应用还没有那么多。

因此,我认为技术集成度比较高这是西班牙大坝的特点。

问: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西班牙大坝的一些技术应用吗?

答: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我们设计并建造了不同类型的拱坝,并围绕混凝土性能优化研发了一些技术。

现在,我认为我们在大坝改造方面做得很专业。例如,我们正在为已建大坝建造新的底孔,修建新的设施,尝试用不同方式加固大坝,并研发其他与大坝修复相关的技术。

问:您能简要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大坝建设管理中有应用吗?

答:如你所说,我们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相关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在大坝感知监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大坝的性能信息。西班牙水利管理局正在为此做很多工作。另外,我们也通过无人机监测大坝。

问:您认为大坝工程师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我认为,大坝操作员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是培养智慧,而不只是学习知识。当然知识也需要学习,但工程师要和机组共处几十年,所以要深刻了解大坝的机理性能,对大坝每个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

(本文由本报特约记者王璐根据现场采访及西班牙大坝委员会主席卡洛斯·尼诺特的发言整理而成,文章有删减。)


主管: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长江三峡集团传媒(宜昌)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717-6762233 E-Mail:ctgpccn@ctg.com.cn
Copyright © 2002-2021 hj.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江三峡集团传媒(宜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