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水电工程具有绿色工程本质属性
水电是依托可再生水资源发电的绿色工程,运行期几乎无碳排放且兼具多功能效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成果,水电全生命周期单位电量碳排放约为每千瓦时18.5克,远小于煤电的每千瓦时820克,水电工程低碳效益显著。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95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28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3.9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73亿吨,占比达43.5%,其节能减排、缓解大气污染效果显著,绿色属性凸显。
水电开发是推进能源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水电已探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8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9.1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14亿吨),均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1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1.9%。其中,常规水电装机3.71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5094万千瓦,水电(含抽蓄)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27.8%。水电作为优质的调节电源,为新能源发电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强保障。
水电工程与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发展
水电工程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的核心依托。截至今年7月,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消纳和应用需要大量灵活调节电源。水电的功能定位正逐步从提供电量为主,兼顾调峰及容量作用,转变为向系统提供容量、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需求为主,支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消纳。
水电工程能够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引下,水电工程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包括生态流量泄放、低温水减缓措施等水环境保护措施,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鱼类增殖放流等水生生态保护措施,珍稀植物和古树就地或迁地保护等陆生生态保护措施等,努力夯实水电绿色属性。
水电工程能够带动建筑材料行业绿色化发展。水电工程规模大,环保要求高,可以带动相关建筑材料行业绿色转型,包括绿色骨料、低碳水泥、绿色掺合料,推动施工设备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并为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其他行业提供应用经验。
水电工程能够推动水电工程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及智慧化运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步,水电行业在工程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方面快速发展,数字孪生、智能大坝、智慧电厂等智慧运营步伐加快,一批流域梯级电站群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专业运行管理平台建成,实现电站运行“区域集控、无人值守”。
展望未来,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以能源绿色转型支撑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动西南水电基地等国家战略性水电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开发;有力有序保障抽水蓄能高质量建设;积极推进梯级水电扩机、增容改造等。
同时,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践行水电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制度和技术标准,全面深化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持续创新技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不断开展生态流量、低温水、鱼类保护等重大关键技术课题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
此外,我们还要坚持创新引领,助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一是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推动水电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构建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二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水电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文由本报特约记者孙钰芳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常作维的发言整理而成,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