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三峡精神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三峡电站的毫米级守护

▲ 三峡电厂电气维修部发电分部员工对“健行者”500千伏GIS智能巡检机器人定期检查维护 本报通讯员 李叔麟摄

▲ “健行者”500千伏GIS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三峡电站左岸厂房进行巡检 本报通讯员 饶家华摄

▲三峡左岸电站 本报特约记者 汤伟摄

□ 本报特约记者 唐东军 通讯员 王雅琪

眼下,热浪蒸腾未歇,三峡坝区骄阳似火,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三峡电厂正值全年防汛与保供的关键阶段。

清晨,三峡电站500千伏GIS室内,一台四轮驱动的机器人启动自检,发出轻微嗡嗡声,即将开启巡检之旅。

这台名为“健行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是三峡电厂结合实际,融合机器人与电力生产工作需求开展的研究应用,解决了电气设备人工巡检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GIS即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它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元件封闭在充满绝缘气体的金属壳内。而GIS恰似能源的“血管节点”——它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电网,如血管节点将血液输送至全身。由于该设备高度密封,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电力可靠供应。因此,定期巡检对电站稳定运行和电力外送至关重要。

电厂技术师李叔麟经验丰富、沉稳干练。此刻,他坐在后台控制室,专注盯着屏幕,敲击键盘发出指令。搭载红外热成像仪与高清摄像头的“健行者”,如即将出征的“战地医生”,缓缓驶出充电桩,灵动的机械眼闪烁绿光,扫描着周围设备。

“李工,这机器人启动真稳!”同事、高级技术师梅林浩笑着说道。李叔麟回应:“这可是团队研制的心血,看它表现啦。”目光又回到屏幕上。

在设备支架密布的“钢铁森林”中,“健行者”灵活穿梭。它适时地调整自己为断路器精准“把脉”,查看接地开关时升至最佳视角。高清摄像头捕捉隔离开关表计的细微变化,红外热成像仪实时扫描六氟化硫气室温度,数据清晰反馈。

8时许,后台系统发出预警:GIS室内一个间隔电流互感器与其他同类设备相比,温度明显偏高。李叔麟眉头紧皱,指尖轻点屏幕,调出热成像画面,画面上接触面异常发热,如红色“警示灯”闪烁。梅林浩凑近查看后说:“让‘健行者’仔细检查。”

两人默契配合,远程操控“健行者”精准定位“病灶”。李叔麟敲键放大热像图,红点如小火苗般跳动。

“再拉近点。”他轻声说。

机器人伸展机械臂,镜头贴着发热面连拍多张高精度红外成像图,不到三分钟完成多维数据扫描,数据在云端分析,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巡检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能达到毫米级范围,红外测温则精确到0.1摄氏度,红外热成像仪能区分非常微小的温度变化。

智能工具柜里,摆放着六角螺栓、活动扳手、万用表等应急工具,随时备用。李叔麟迅速带上装备,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抵达现场后,时间紧迫得容不得半点喘息。李叔麟立刻用红外测温仪对准电流互感器设备外壳,由于设备外壳的温度分布并不均匀,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可能微小却又意义重大,稍有不慎就会错过关键信息。

李叔麟深知这些难点,他紧紧盯着测温仪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设备特性的深入了解,迅速判断出哪些数据是真实反映设备状态的,哪些是受到干扰的异常值。他不断调整测温仪的角度和距离,从不同方位对设备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众人根据测量情况初步判断:设备温度有所上升,属正常范围,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随后,他们仔细记录下各项数据,与之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差。

“‘健行者’行走稳健,取名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寓意,希望它守护好电力设备。”李叔麟解释道。

汛期水电机组出力增加,GIS设备负荷显著增加,细微异常都可能影响发电安全。机器人回传的数据涵盖了设备运行的各个维度,如温度、压力等,并非简单的数字罗列,其背后隐藏着设备运行的复杂状态与潜在信息。

技术人员对机器人回传数据做对比,绝非一看了之,更不盲目迷信机器人。他们紧盯后台数据变化,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筛选出与当前状况相关的关键信息。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多次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找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和关联,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曲线和图表,快速判断设备的温度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他们在历史曲线的对比分析中,综合智能诊断,判断此次状况属正常温升,无需现场处置,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小组成员还对油泵电机的打压次数展开了巡检统计,与机器人远程传回的图片和数据作了一番比对。结果显示,数据和机器人传回的基本一致,这检测很精准。

当天,“健行者”完成两次巡检,巡检500多个点位,覆盖众多断路器、隔离开关和六氟化硫气室,自动生成500多条图文并茂的测量数据,效率较人工巡检提升数倍。巡检间隙,冯宇等人手动抽检设备,为电力设备稳定运行加上“双重保险”。

今年入汛以来,“健行者”已出动上百次,巡检点位数以万计。员工们通过深度分析机器人传回的数据来制定维护计划,工作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以前汛期多人轮班值守,现在机器人承担大部分基础巡检,腾出更多人力来聚焦核心设备。它走毫米,我们守万里。精益求精永远在路上。”三峡电厂电气维修部发电分部主任韩尊占翻看巡检日志时说。


主管: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长江三峡集团传媒(宜昌)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717-6762233 E-Mail:ctgpccn@ctg.com.cn
Copyright © 2002-2021 hj.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江三峡集团传媒(宜昌)有限公司